1994年3月24日夜最大的合法配资平台,河南省三门峡市灵宝市南营村的党支部书记杨有才给当地派出所打来了电话,气喘吁吁地说:“快快快……我要报案……你们快来吧,我们村子里死……死……死……”
派出所值班民警问他:“杨书记你不要着急,你急了说话不清楚,平时你天天作报告,今天是怎么了?你慢点说,谁家?在哪儿?谁死了?”
杨有才依旧非常紧张,结结巴巴地说:“我家,我妻子和女儿……被人杀死了。”
派出所民警迅速赶到了现场。
杨有才和一群村民正焦急地站在门口等着,看到警察过来了,连忙说:“我去县里开会了,今晚刚刚回到家中,就发现妻子和女儿已经被人杀死了。我就知道这些,别的情况什么也不知道……”
派出所民警站在房屋门口看了一眼已经点亮灯光的现场,问杨有才:“你进去过吗?你不要再进去了,不要破坏现场。别人进去过吗?”
“我刚回来……我进去了……她们已经死了……我不知道别人啊……应该没有吧……如果有的话早就有人报案了。”
案情上报到了市公安局。
二十多分钟之后,刑警大队侦技人员赶到现场进行了勘验。闪光灯不时在房间里闪烁,穿着白大褂的法医进进出出,院子外边挤满了等候消息的村民。
根据杨有才叙述并经村民证实,死者施学艺,女,五十七岁,杨有才的妻子;另一名死者杨金玉,二十岁,是杨有才的小女儿。现场发现,死者均被杀死在住室,死亡时间已经超过四十八小时了;室内有搏斗厮打的痕迹,家中被盗现金三百元,国库券一百五十元。
图片
杨有才在南营村连续担任了四十年的党支部书记,群众威信很高;案件发生之后,市、乡领导都非常重视,要求公安局尽快破案,在群众中消除影响。
市公安局根据县委的指示,随即调兵遣将组织了三百八十名干警赶赴现场,封锁了附近的道路,全力开展调查排查工作。
现场勘查中,技侦人员在水泥地面上发现了一枚平面减层运动鞋印,然后把足迹洗印成照片分发给各个小组的侦查员,以此作为排查嫌疑对象的根据。
从照相技术上看,这张照片取景范围适中,摄影、洗印、曝光正确,真切感很好。但是,从照片上的鞋印看,大小不够完整,仅呈现前掌中间部分花纹。因此,这唯一的一张半个足迹照片给一线侦查员带来了不小的工作量。
经过“3·24”专案组全体办案民警三天三夜的艰苦工作,他们在全乡总共搜集了六百九十八双疑似鞋子,市公安局的技术人员夜以继日地比对检验,否定了六百九十四双,还剩下四双与现场足迹特征非常近似。
然而,从侦察角度来看,这四双鞋的主人均没有作案的时间、条件和因素,案件侦破陷入困境。
就在这时,有村民反映说杨有才回到村子的那天黄昏,有人听见杨有才家中的狗叫声持续了大约将近二十秒钟。
还有村民反映,曾经看见村子里的青年刘宝阳神色慌张地从小卖部前边跑过去了。
也有村民反映,听说刘宝阳一直在追求杨有才的小女儿杨金玉。
图片
那么,杨金玉母女两人之死,是不是与刘宝阳有关呢?
这条线索太重要了,办案民警立刻传唤了刘宝阳。这是刘宝阳第二次来到专案组了。由于他是本村青年,办案民警对他并不陌生。
刘宝阳,男,二十五岁,未婚。刘宝阳虽是本村青年,可他平时在乡镇企业上班,下班之后才回到村子里的父母家中。
办案民警问他:“自己说吧,上次你一定有些事情忘记跟我们说了。”
刘宝阳腼腆地说:“没有,我知道的事情都说了。人又不是我杀的,我也不知道是谁杀的,我还能说什么呀?”
办案民警问:“那我就告诉你,有人反映你在杨书记回来的那天,也就是3月24号那天黄昏神色慌张地从案发现场方向跑过,你当时在做什么?”
刘宝阳说:“没做什么,就是急着回家。”
办案民警说:“你去案发现场干什么?”
刘宝阳着急了,说:“我没去,我本来是想看看杨金玉在不在家……后来,他家的狗一直在叫,我就没有进去……”
办案民警问:“你和杨金玉什么关系?”
刘宝阳说:“什么都没有,真的。”
办案民警说:“什么关系都没有,你去人家家里看人家干什么?”
刘宝阳解释说:“我对她有好感,她也知道,可是她一直不吐口,我也不知道她心里怎么想……”
图片
办案民警问:“那你去案发现场干什么?”
刘宝阳说:“是……那天我发工资了,中午休息的时候,我在镇上买了一副镇尺,实木的,我知道她喜欢书法,喜欢写毛笔字……我想作为礼物送给她……可是……没想到她死了……”
办案民警问:“刘宝阳,你若想早点回家,干脆点,案发现场的那枚足迹是不是你留下的?”
刘宝阳犹豫了一会儿,搓着手说:“我原来以为你们很快就能抓住凶手,所以……想省掉这个环节……我实话告诉你们吧,我确实走进去了,就看了一眼……我发现她死了……到处是血……我吓得……当时……镇尺掉在了地上……我连忙捡起来跑了……一口气跑回了家,跟我爸说了。我爸想了半天,他也很紧张,要我不要说出去,就是怕你们警察误解。我不是杀人犯,我没有杀人……”
办案民警说:“你到过现场,你怎么证明自己没有作案?你第一个发现了现场,为什么不及时报案?”
刘宝阳说:“我就是怕别人误认为是我杀的人,所以不敢说……那天晚上,我回家才半个小时,还没有清醒过来,就听见有人在喊杨书记家里出事了……我爸过去看了,我不敢再去……若是我杀的人,那血都变黑了,她们死了已经不是一天了,怎么是我杀的呢?”
办案民警说:“这是你爸教你说的吧?你一定把鞋子也换掉了吧?你放心,我们不会冤枉好人,也不会放纵坏人。杀人之后返回现场查看情况的嫌疑人,我们见多了。还是让证据说话吧。”
经过对刘宝阳家中搜取的几双鞋子再次进行鉴定,专案组的技术人员认为现场边缘遗留的那枚不太清晰的足迹与刘宝阳的足迹鉴定基本一致。
但是,经过再审,刘宝阳依旧矢口否认自己杀了人。刘宝阳一口咬定,他对杨金玉暗恋有加,与杨金玉一家无冤无仇,为什么要杀死人家呢?
技术人员再也找不到刘宝阳进入案发现场中心区域的足迹。另外,刘宝阳这几天一直在镇上工作,有证据表明案发的第一时间,他没有作案时间。
图片
案件再一次陷入了困局。
这时,一个消息惊动了市公安局——本市一个久拖未破的案件得到了重大线索,犯罪嫌疑人杀死一名女子之后潜逃了五年,现在偷偷返回了肖庄村。
市公安局不敢犹豫,立刻组织“3·24”专案组的众多办案民警赶了过去,包围了肖庄村。
五年前的一个黄昏,当年二十六岁的肖庄村女村民王某独自在家做饭,等待丈夫从鱼塘回来。这时,同村男村民肖志浩来到她家的院子外边,看看左右无人,就以商议分包鱼塘为由敲开了她家的房门。王某不明就里,热情地招待肖志浩落座,还拎来开水瓶给他倒茶。就在王某转身放回开水瓶的时候,早有准备的肖志浩扑过去从后边紧紧地勒住了她的脖子,直到王某停止了呼吸。随后,肖志浩迅速掏出随身携带的工具撬开了王某家中的柜子、抽屉,将值钱的东西洗劫一空,然后匆匆逃离了现场。
半个小时之后,县公安局接到了报警。办案民警通过现场勘验,确定这是一起入室抢劫杀人案。随即,县公安局迅速展开了案件侦破工作,并且很快掌握了村民肖志浩有重大作案嫌疑,不仅有人曾经在案发之前看到肖志浩朝着案发现场方向走去,而且,案发之后,肖志浩毫无踪影。
随着侦查的深入,办案民警很快又获取一条线索:肖志浩很有可能已逃到新疆某地亲戚家中躲藏。
于是,专案组立即转战新疆某地,不料这一次办案民警与肖志浩失之交臂。就在民警查到肖志浩亲戚家地址进行抓捕的时候,肖志浩提前一天离开了亲戚家中。
在随后的时间里,专案组又曾经获悉肖志浩在甘肃某地出现过。办案民警连续两次奔赴甘肃某地抓捕肖志浩,但是,依旧没有大的收获,仅仅得知肖志浩已经离开甘肃某地,不知去向。
去年四月中旬,专案组办案民警通过大量的侦查工作,获悉肖志浩很有可能离开原来藏匿的广州某小区,乘坐火车前往福州市。为了堵截抓获肖志浩,专案组办案民警立即与当地警方进行了联系,并启程赶往当地。但是,专案组最终还是扑了空。铁路乘警也没有在相关的火车上发现肖志浩的身影。
现在,线索再次传来,有村民发现一个疑似肖志浩的男子慌慌张张地进入了肖志浩的家中。办案民警迅速来到肖庄村,将肖志浩居住的院子团团围住。
经过确认,房屋里只有一名男子。办案民警破门而入,将正在收拾物品准备逃走的肖志浩按倒在地上,戴上了手铐。
图片
经过审讯,肖志浩对五年前杀死王某并抢劫钱财的犯罪行为供认不讳。
当时,肖志浩听说县城开了一家股票公司,有些人炒股票很赚钱。肖志浩前往县城看了,了解之后才知道炒股票也需要本钱。可是,去哪里弄本钱呢?最后,肖志浩想到了抢劫钱财。反复琢磨了身边认识的所有人,肖志浩将预谋抢劫的目光盯向了王某。王某的丈夫承包了村子里的三十亩鱼塘,近几天刚刚卖出了一批鱼苗,一定会有很多现金放在家中。
当天黄昏,肖志浩进入到王某家将她勒死之后,抢劫了王某家中的五千多元现金、金首饰等物品,当日便逃离肖庄村来到新疆某地躲藏。之后,他办了一张假身份证,并不断转移居住地,以期逃避警方的抓捕。
肖志浩说,他先后逃窜到新疆、甘肃、广东、山东、河北等多个省市地区,可是在每个地方都不敢多待,没吃过一顿踏实饭,没睡过一个安稳觉;不敢进大城市,不敢在人多的地方凑热闹,即使有时受到了别人欺负也不敢反抗,害怕遭到警方的注意。为了活命他四处打工,什么苦力活都干。在这五年的时间里,妻子与他离了婚,母亲因病去世他没敢回来看一眼。
图片
肖志浩对办案民警说:“现在好了,已经给母亲烧香磕头了,我感到解脱了,再不用过东躲西藏、提心吊胆的逃亡生活了。”
“3·24”专案组办案民警迅速提取了肖志浩的足迹样本与“3·24”案现场遗留足迹进行检验比对,并不一致。
审讯时,肖志浩也拒不承认自己在临近的南营村杨有才书记家中杀死了两个女人。
“3·24”案件的侦破工作再次陷入了迷局。
市公安局领导也十分迷茫,难道,“3·24”案件的侦破工作也要等待五年不成?
“3·24”案件侦查进展程度汇报到了河南省公安厅,邀请足迹专家郑德才前往进行足迹检验,指点迷津。
3月28日下午,郑德才风尘仆仆地赶到了案发地。他在听取了市公安局专案组关于案情的汇报之后,乘车来到案发现场进行复查。在杨有才家的房间里,郑德才蹲在地上,对犯罪嫌疑人遗留足迹的地面进行了细致的观察;然后,打开随身携带的箱子,使用静电吸附器对足迹进行了吸附提取。足迹立刻变得更加清晰起来,足迹的前后边沿已显出,前掌重压面也较明显了。
郑德才还在被破坏现场的中心区域的床单上发现了一枚非常残缺的血印足迹。经过技术处理之后,血迹足印变得清晰起来。
这表明,犯罪嫌疑人杀人之后,曾经一只脚踩踏在床上向高处寻找什么东西。
拍照提取后,郑德才回到了专案组。
这时,专案组办案民警又拎来了五双嫌疑人鞋子,还带来三名嫌疑对象,希望郑德才能够马上鉴定出他们谁是凶手。
图片
两个小时过去了,郑德才摘下了白手套,告诉专案组领导和众多办案民警一个意想不到的结果:除了事主本人和受害人的足迹之外,我只看到了两个外人的足迹。经过对这两个外人在现场遗留足迹的检验,我可以确定,其中进入房屋门口的这个人,就是你们已经控制的刘宝阳。而且,他的足迹叠压在其他残缺不全的血迹足印之上,证明他是事后进入现场的,而不是之前。既然案发时他没有作案时间,他的嫌疑不大。另外,进入到室内中心现场的这个外人,或者说犯罪嫌疑人,只是一个身高一米六零左右,年龄十六七岁的少年。
一个少年?这怎么可能?他要同时面对两个成年女性,他能顺利作案吗?
杨有才以及妻子家中的亲戚总共不超过五十人,专案组命令全体办案民警迅速展开分头调查。还没有等来回信,杨有才本人忽然回忆起了一条线索,就是他的小外甥刘晓男曾经在他出差开会之前打电话到村委会,说要过来玩几天。但是,小外甥究竟来没来,杨有才外出开会去了,并不知晓。
范围进一步缩小了。很快,办案民警将杨有才的小外甥刘晓男带到了专案组。
经过检验刘晓男的鞋子,又对他的足迹进行鉴别,郑德才更加明确了自己的判断。
郑德才放下鞋子,问刘晓男:“现场中心区域遗留的足印就是你的鞋子所留,你来过杨书记家中。你自己说,是那一天?干什么?”
刘晓男扑通一声跪下了,哭着说:“你们饶了我吧,我再也不敢了……我就是想借点钱,她们不给,我就……”
图片
办案民警迅速展开突审。刘晓男交代了作案的整个过程。
刘晓男,男,十六岁,附近刘家村人;初中辍学,没有前科;但是却染上了赌博的毛病,经常参与地下赌博活动。一次赌博中,刘晓男输掉了两千元钱,由于没钱,就给对方留下了欠条。近来债主经常催债,刘晓男不敢向父母张口,百般无奈,最后想到了舅舅杨有才。他知道杨有才干了四十多年的村支书,家中或许有钱。
事发当日,刘晓男来到舅舅杨有才家中,吃过午饭之后向舅妈施学艺提出了借钱的想法。当时,施学艺并没有太在意,以为小孩子没有零花钱了,就拿出了二十元钱给他。谁知道,刘晓男提出要借两千元还赌债,吓了施学艺一跳。
那个年代,两千元是个不小的数目,是城市里的白领一个月的收入,根本不是在农村务农的施学艺可以想象的。施学艺非常生气,端起了长辈的架子,说要把此事告诉杨有才,并且告诉刘晓男的父母。
这下,反倒把刘晓男吓了一跳。为了自己赌博的事情不至于败露,刘晓男捡起一根绳子,趁着施学艺背过身去的时候,残忍地勒死了施学艺。
正巧在这个时候,表姐杨金玉回到了卧室。看到母亲被杀,杨金玉一时呆住了。她不知道刚才还在一起吃饭谈笑的表弟为什么要杀死自己的母亲。刘晓男看见此景,就想“再杀一个也无所谓”,又扑过去将杨金玉打倒在地,死死掐住了她的脖子,直到她没有了呼吸。
图片
之后,他翻箱倒柜,找到了仅有的三百元现金和一百五十元国库券,溜之大吉。
郑德才对足迹的正确提取、分析、检验,大大降低了嫌疑对象的年龄,改变了专案组的侦察方向,避免了原计划继续要走的破案弯路,使得案件很快得到侦破。
不久后最大的合法配资平台,刘晓男受到了法律的严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配先查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